编年史


1915
1月23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上海天外天茶楼 演出《借黄糠》《小分离》《朱小天》等

1917
11月13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新安乡王家湾 演出《拔兰花》《扎木香》
11月15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宋巷 演出《庵堂相会》《小桥分别》《双落发》《小寡妇粜米》《单投河》

1920
4月13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寺庄 演出《双夺郎》《拔兰花》

1937
2月22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中央戏院 演出《薛刚闹花灯》
6月13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大陆游艺场 演出《双珠凤》《报恩记》《双金花》等

1938
5月23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新声戏院 演出《双球珠》《 陈世美》等
7月31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新声大戏院 演出《白马驮尸》《二度梅》《天河配》《李三娘》《劈山救母》

1939
7月3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福安大戏院 演出《九美夺夫》《白马告状》
7月13日 早期滩簧临时组班 在 无锡和平游艺场 演出《李三娘》《赵五娘》

1946
11月25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中央大戏院 演出《合同记》

1948
2月17日 无锡市锡剧团 在 上海天蟾逸夫舞台 演出《陈世美与秦香莲》

1953
11月30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罗汉钱》
12月6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折子戏专场》日场
12月6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罗汉钱》

1954
7月10日  在 大世界 演出《胡兰儿》
12月14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南京 演出《双推磨》《妇女代表》

1955
3月10日 上海市青浦县锡剧团 在  演出上海市青浦县锡剧团剧立
7月2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 演出《白蛇传》

1956
4月11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2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3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4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5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6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7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8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19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0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1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2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3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4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5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6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7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8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29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4月30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江剧场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
1958
7月5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安戏院 演出夜场《红色的种子》
7月6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安戏院 演出日场《双推磨》《庵堂相会》《庵堂认母》
7月6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安戏院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7月7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安戏院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7月8日 江苏省锡剧团 在 长安戏院 演出《红楼梦》夜场

1959
6月13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 演出北京吉祥戏院《珍珠塔》
6月13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北京吉祥戏院 演出《珍珠塔》

1960
8月1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2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3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4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5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6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7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8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9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10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11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12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13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14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15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16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17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18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19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20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21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太湖儿女》
8月22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珍珠塔》
8月23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金玉奴》
8月24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金玉奴》
8月25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金玉奴》
8月26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金玉奴》
8月27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红色的种子》
8月28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红色的种子》
8月29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红色的种子》
8月30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红色的种子》
8月31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大众剧场 演出《红色的种子》

1961
10月13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南京人民剧场 演出《拔兰花》三出

1966
6月15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常州 演出《焦裕禄》

1969
10月1日 常州市锡剧院 在 人民剧场 演出《海港》

1979
11月8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吴影会堂 演出《孟丽君》

1980
8月30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湖滨饭店 演出《珍珠塔》

1981
6月3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无锡市人民大会堂 演出举行“梅兰珍、戚雅仙、徐丽仙、杨飞飞联合演出”

1983
1月22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徐州煤矿权台礼堂 演出《珍珠塔》
4月5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上海人民大舞台 演出著名锡、沪滩璜演员联合汇演 首演
5月0日 江苏省戏剧学校 在  演出《湘玉》

1984
10月9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 人民大会堂 演出《三访杨柳村》等
10月20日 盐城市大丰区锡剧团 在 工农兵影剧院 演出《阿福传》
10月20日 靖江市锡剧团 在 延安影剧院 演出《血泪龙泉》
10月20日 昆山县锡剧团 在 红星剧场 演出《他为什么死去》
10月20日 宜兴市锡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 在 人民大会堂 演出《周处》
10月21日 未知剧团班社 在 无锡人民大会堂 演出首届锡剧节在无锡人民大会堂开幕
10月23日 常州市锡剧院 在 红星剧场 演出《小过关》等
10月23日 江阴市锡剧评弹艺术传承中心 在 无锡人民大会堂 演出《训草人》《阿福买鸡》《半真半假》
10月24日 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 在 工农兵影剧院 演出《不是父亲的父亲》
10月25日 苏州市锡剧团有限公司 在 延安影剧院 演出《珍珠塔后传》
10月26日 无锡市锡剧院 在 人民大会堂 演出《当家人》
10月26日 无锡市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 在 红星剧场 演出《五姑娘》
10月27日 东台市锡剧团 在 工农兵影剧院 演出《纱巾记》
10月28日 常州市锡剧院 在 延安影剧院 演出《攀弓带》
马大力的爱情

——从《董存瑞》的小人物谈家国情怀

锡剧《董存瑞》中有一个虚构的人物——马大力,他的妻子给了他三封信,而这三封信,最长的一封整整三个月才寄到马大力手中,而这三封信,除了你侬我侬,都是讲的同一件事——大力妻子从反对到支持马大力干革命,打鬼子,求解放!与其说马大力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和故事,不如说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现象。


一把火几多家天塌祸降,


母唤儿妻盼夫痛断肝肠!


普天下谁不想太平安享,


怎奈何逢乱世满途荆莽。


——京剧《赤壁.祭江》

在那个乱世的年代,有多少个家庭因为社会的安定而破碎,有多少对母子分别、夫妻分离。这部戏与其说塑造了英雄董存瑞,更塑造了整个社会现象、塑造了像马大力妻子、董存瑞母亲、姐姐那样的家庭。多少男人血洒疆场,女人留守着她们的那个家,倚门苦等着心中的那个男人。

家里的女人早把苦难想在前,福能享,祸能担,甘能尝,苦能咽,咬紧牙关,扶老携幼,撑起一方天。

这或许就是女人的情怀吧。

为了新中国的胜利,有多少像大力那样的男人,牺牲在战场上,而他的妻子,他的母亲,也许正在等着他们回家。


噩耗传,风雨骤,


亲人一去不回头。


你是生,


难握你宽厚的大手,


你是死,


不见你把魂魄留。


——京剧《走西口.祭夫放灯》

在大义面前,这是个人情怀,也是家国情怀。

也许《董存瑞》的思想就在这里吧!
用现代人的思维品味《草命天子》

总觉得这个戏不太好下笔。主要是怕被吐槽。在修改这篇文字之前,我再次观看了此剧。

如果不是因为小马在微博上疯狂的为《草命天子》点赞,我断不会骑电动车来回一百公里去看这部戏的,但是戏结束后,我又为这一百公里的路感觉到很值当。

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这部戏是一部特别适合(或者说是只适合)年轻人看的戏。全戏以“弘孝”为主线,再以“宫斗”“权势”“暴力”“爱情”“正义与邪恶”等为次要线路展开了故事情节。

说实话,剧情其实挺紧凑的,紧凑到了一句唱词。我清楚的记得第五场,我上了个厕所,开场的两句唱词没听到,最后脑补了2天才补出了完整的剧情。

而这部戏最大的亮点就是大量借用了网络流行词汇:如“我爸是李刚”“信息不通”“知道了”“高调”“火凤凰”“记在账上”“装,再装”“打坏你,我还怕你赖上我”等,如果不是年轻的戏迷,基本上是很难懂的。年轻的观众也许就被这些词吸引了,不得不佩服当时东亮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长远的眼光。更加令人惊奇的是,演出当地的方言词汇也嵌入到戏中,那天在张家港,戏中加入张家港当地的方言,把当地的老年观众逗得哈哈大笑。

唱腔上,这部戏借鉴了很多其它剧种的演唱方法与形式。比如京剧《江姐.假意儿梳头窗下坐》就被运用在王华和刘文俊、八贤王的三重唱上。而歌曲《百姓才是头上天》(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主题曲)运用到了全剧的开场曲上。

刘妃狸猫换太子,

李妃蒙冤陷冷宫。

皇子飘零如落叶,

善恶忠奸齐交锋。

新的演唱形式让我大开眼界,从整体上看,《王华买父》中的经典唱段是一段没落,还留下了更多朗朗上口的唱段。


其实排《草命天子》,我想周老师更多的是为了去纪念已故的父亲----江阴市锡剧团周林华老先生,而《草命天子》的原版《王华买父》的大部分唱腔均是由周林华老师设计的唱腔,在保留原来唱腔的基础上,从现代观众的审美的角度去修改,这种有底线、有创新的传承方式,为《草命天子》,为省锡、为周东亮老师赢得了大批粉丝的关注。



我们离开剧情再来讲讲,当时除了小马的怂恿,想看戏几乎是个人情感上的一个寄托,这次终于抓住了一个休息的时机,到张家港永联剧场看戏,为了不影响上班,骑助力车来回一百公里,路上一直担心的是车子的电够不够,好在车子的电挺给力,安全的抵达剧场时,正好赶上演职员老师们在吃盒饭,几乎认识的所有朋友都让我自己拿盒饭吃,感谢之余,想想这些演职员真的是挺辛苦,不能好好的吃上一顿饭,睡上一个好觉,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,竟能接二连三排出这么好的戏。

我们除了支持,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么?


本文原发于我的博客


原创时间:2014年1月28日